「生活工場」WORKING HOUSE,提供的不僅是居家的藝術品味,清新、雅緻的風格,更像在提示一種生活可能的幸福與美好。是以當其他同類型的品牌早已凋零,它反而更加蓬勃生氣,不僅門市、專櫃展店超過100家,還有第二副品牌Living plus躍上檯面,而推出一年的聯名卡會員已有18萬張,比很多銀行的信用卡推得還成功。究竟這個品牌是如何為「生活雜貨」創造出全新的流行話題和生活概念呢? 主導「生活工場」行銷、營運、通路策略的總經理許宏榮表示:「生活工場的前身實在談不上是生活雜貨,更像是禮品文具,直到1993年第一家專櫃成立,1994年第一家生活工場直營門市開幕,才打開了生活工場自創品牌的序幕。」 回想10年前,生活雜貨市場方興未艾,產品的銷售情形相當好,但在7年前許宏榮洞悉市場的變化,在確立(自然、基本、簡約)的商品策略下,立即把以往10-15坪小賣場的專櫃和門市改為明亮、寬敞、舒適的50-60坪中等賣場,增加居家用品的品項,除了國內自行研發外,也大舉引進日本、歐美的良質商品,確立了「生活概念店」的風尚與領導地位。
我喜愛他們家的每一樣東西輕巧又方便又時尚簡約風格她東西包含家具~裝飾~衛浴~文具~等等產品~每季至少都會推出兩三樣產品也讓人愛不釋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